本文作者:author

币圈地震:交易所妖币横行,下一个归零的会是谁?

币圈地震:交易所妖币横行,下一个归零的会是谁?摘要: 交易所(CEX)风云:热门币种的涨跌众生相主流币的疲态与妖币的狂舞看看这交易所的红绿榜,简直是币圈生态的一面哈哈镜,扭曲又真实。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这对老冤家...

交易所(CEX)风云:热门币种的涨跌众生相

主流币的疲态与妖币的狂舞

看看这交易所的红绿榜,简直是币圈生态的一面哈哈镜,扭曲又真实。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这对老冤家,依旧霸占着成交额的前两把交椅,但那可怜巴巴的跌幅,真是让人昏昏欲睡。XRP、SOL、ADA,这些曾经的明星项目,如今也只能在跌幅榜上默默无闻。特别是 SOL,-3.03% 的跌幅,不禁让人想起 Anatoly Yakovenko 那张略带忧郁的脸,曾经的“以太坊杀手”如今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BNB 倒是逆势上涨,象征性地 +1.05%,似乎在向市场宣告“我赵长鹏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依旧有我的传说”。SUI 和 PEPE 这两个,一个是被寄予厚望的 Layer1 新秀,一个是靠 MEME 文化出圈的网红,如今都跌得鼻青脸肿,-6.05% 和 -5.73% 的跌幅,无情地嘲笑着那些追涨杀跌的韭菜们。尤其是 PEPE,这种纯粹靠情绪驱动的币种,涨也快,跌也狠,说白了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赌博游戏,散户们永远是最后的接盘侠。EOS?这货居然涨了 3.62%?在这个熊市里,任何反常的上涨都值得警惕,不是项目方在搞事情,就是有内幕交易。

再看看 OKX 的涨幅榜,简直就是妖币集中营。UXLINK 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币种,居然能暴涨 23.74%,背后肯定有猫腻。DGB、RSR、PRQ 这些老币,突然诈尸式地上涨,多半是庄家在拉盘出货。W、ACT、BORA、ATOM,这些项目各有各的故事,但在这个市场里,故事讲得再好听,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割到韭菜。VRA、LOOKS、KISHU,这些都是些空气币、MEME 币,涨跌全凭市场情绪,没有任何基本面支撑,玩的就是心跳,风险极高。

总而言之,CEX 上的币种表现,就是一场资金的博弈,有人欢笑,有人哭泣。主流币虽然稳定,但缺乏爆发力;妖币虽然刺激,但风险极高。韭菜们想要在币圈生存,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只能成为庄家刀下的亡魂。

链上 Meme:一场草根的狂欢还是一地鸡毛?

土狗的崛起与覆灭:韭菜的财富密码?

Meme 币,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加密货币世界里的病毒,传播速度快,变异能力强,而且极具传染性。看看 GMGN 提供的链上热门 Meme Top 5:drip、STO、PT、SPELON、Fartcoin,清一色 BNB Chain 上的土狗。

drip 这种币,名字取得就非常具有迷惑性,让人联想到财富像水滴一样源源不断。但实际上呢?大概率就是项目方圈钱跑路的工具。STO 居然也上了 Meme 榜?StakeStone 的官方代币,混在这些土狗里面,简直是斯文扫地。PT、SPELON,听都没听过,估计是哪个程序员一时兴起,敲了几行代码就发出来的空气币。Fartcoin,这名字简直 low 穿地心,翻译过来就是“放屁币”,也不知道哪个天才想出来的,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恶俗的名字反而更容易吸引眼球。

这些 Meme 币的特点是什么?

  • 零价值:没有任何实际应用场景,纯粹的情绪炒作。
  • 高风险:价格波动剧烈,庄家控盘严重,随时可能归零。
  • 短生命周期:来得快,去得也快,红极一时后迅速被人遗忘。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购买 Meme 币?

  • 赌徒心理:梦想一夜暴富,渴望抓住下一个 SHIB 或 DOGE。
  • FOMO 情绪:害怕错过机会,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
  • 社群效应:被社群的狂热氛围所感染,失去理性判断。

说白了,玩 Meme 币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少数人赚得盆满钵满,大部分人血本无归。韭菜们想要在 Meme 币市场里分一杯羹,不仅要有过人的胆识,更要有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否则,只能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当然,如果你只是想体验一下刺激,感受一下心跳加速的感觉,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请记住,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切勿沉迷其中。

24 小时热搜币种 STO:币安的助推与 StakeStone 的野心

STO 的价值几何?炒作还是价值发现?

STO,StakeStone 的官方代币,最近成了币圈的“网红”。这玩意儿能上热搜,还得感谢币安钱包。4 月 3 日,币安钱包上线 StakeStone TGE,直接把 STO 推到了聚光灯下。5000 万枚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5%,市值 1532 万美元。数据摆在这里,看着挺诱人,但细究起来,却疑点重重。

StakeStone 是个什么项目?说白了,它就是一个 Restaking 赛道的玩家。Restaking,这个概念最近很火,简单来说就是把质押的 ETH 再次质押,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种模式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风险极高,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STO 作为 StakeStone 的官方代币,它的价值在哪里?

  • 治理权?持有 STO 可以参与 StakeStone 的治理,但这玩意儿能值多少钱?
  • 收益分配?持有 STO 可以获得 StakeStone 的收益分配,但收益率能跑赢 ETH 吗?
  • 炒作价值?STO 上了币安钱包,自带流量光环,短期内可能会被爆炒,但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归基本面。

说实话,我对 STO 的价值持怀疑态度。Restaking 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模式,StakeStone 作为这个赛道的玩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STO 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StakeStone 的发展前景。如果 StakeStone 能够成功突围,STO 或许还有一定的价值;但如果 StakeStone 失败了,STO 最终也只能归零。

币安钱包上线 STO,无疑是给 StakeStone 站台。币安作为交易所巨头,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币安选择上线 STO,或许是看好 Restaking 赛道,或许是与 StakeStone 达成了某种合作。但无论如何,韭菜们都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币安的光环所迷惑。

总而言之,STO 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币种。它既有潜力,也有风险。韭菜们在投资 STO 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 StakeStone 的基本情况,评估 Restaking 赛道的风险,切勿盲目跟风。

监管风暴:SEC 主席提名与加密货币的未来

Paul Atkins 的上位:加密监管的强硬信号?

加密货币圈子的人,最近估计都在关注着 Paul Atkins 这位老兄。这位仁兄被提名为 SEC 主席,而且还得到了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投票通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 SEC 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可能会更加强硬。

Paul Atkins 是谁?他可不是什么善茬。这位老兄曾经担任过 SEC 的委员,对金融监管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他认为,加密货币存在着大量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

如果 Paul Atkins 真的当上了 SEC 主席,会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 监管力度加大:SEC 可能会出台更多的监管政策,限制加密货币的发行、交易和使用。
  • 合规成本增加:加密货币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以符合 SEC 的监管要求。
  • 市场情绪受挫:监管的加强,可能会打击市场信心,导致加密货币价格下跌。

对于那些正规的、合规的加密货币企业来说,Paul Atkins 的上位,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监管的加强,可以淘汰那些骗人的项目,净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对于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企业来说,Paul Atkins 的上位,无疑是一场噩梦。他们可能会面临 SEC 的调查和处罚,甚至被迫关门。

加密货币的未来,注定要与监管同行。在过去,加密货币市场野蛮生长,乱象丛生。但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这个市场将会逐渐规范化、透明化。那些想要在这个市场里捞钱的人,需要改变思路,拥抱合规,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

Babylon 代币经济学:社区激励的诱惑与早期投资者的盛宴

BABY 代币分配:谁是赢家?谁是炮灰?

Babylon 公布了它的 BABY 代币经济学,总供应量 100 亿枚。这年头,哪个项目不发币?发币成了圈钱的标配。但关键是,币怎么分?分给谁?这里面门道可深了。

Babylon 这次分配方案,看着挺诱人,号称 57% 给社区,简直是 Robin Hood 再世,劫富济贫。仔细一看,社区激励只占 15%,生态建设占 18%,研发和运营占 18%。这三个加起来,勉强算是给社区的,但实际能落到散户手里的,又能有多少?

早期私募投资者占了 30.5%,团队占 15%,顾问占 3.5%。这才是大头!早期投资者,拿的都是白菜价,上市之后随便砸盘,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团队和顾问,拿着高额的代币,享受着项目的红利,却未必能真正为项目做出贡献。

这种分配方式,说白了就是割韭菜。项目方画个大饼,忽悠散户进场,然后把币分给自己的关系户,最后让散户来买单。这种套路,在币圈已经屡见不鲜了。

BABY 代币的价值,取决于 Babylon 项目的成败。如果 Babylon 能够成功,BABY 或许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如果 Babylon 失败了,BABY 最终也只能归零。

对于散户来说,参与 Babylon 的空投,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白嫖的币,不要白不要。但如果要真金白银地购买 BABY,就要慎之又慎了。要充分了解 Babylon 项目的背景,评估其风险,切勿盲目跟风。

Coinbase 的 XRP 期货野心:豪赌还是顺应潮流?

XRP 期货的推出:加密市场的成熟还是过度金融化?

Coinbase 这家交易所,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宣布计划推出 XRP 期货合约,预计 2025 年 4 月 21 日上线。这消息一出,币圈又炸开了锅。

XRP,瑞波币,这个币争议很大。一方面,它曾经是市值前三的加密货币,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它又长期受到 SEC 的诉讼,前景不明朗。Coinbase 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 XRP 期货,到底是看好 XRP 的未来,还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

期货,这玩意儿就是一种杠杆交易。你可以用少量的资金,撬动更大的交易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同时,风险也大大增加。一旦判断失误,就会血本无归。

Coinbase 推出 XRP 期货,意味着什么?

  • 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可以通过期货合约,进行多空双向交易,无论 XRP 涨跌,都有机会获利。
  • 更高的风险:期货合约自带杠杆,风险远高于现货交易。
  • 市场波动加剧:期货合约的推出,可能会加剧 XRP 的价格波动,让市场更加不稳定。

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来说,XRP 期货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可以通过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降低风险,或者进行投机交易,博取收益。但对于那些新手来说,最好还是远离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水太深,很容易被淹死。

Coinbase 推出 XRP 期货,是加密市场成熟的标志,还是过度金融化的表现?这很难说。一方面,期货合约的推出,丰富了交易品种,提高了市场效率;另一方面,期货合约也加剧了市场风险,让市场更加复杂。

总而言之,XRP 期货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助你财富增值;用不好,就会让你倾家荡产。韭菜们在参与 XRP 期货交易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充分了解期货的规则和风险,切勿盲目跟风。

经济寒流:美国裁员潮与失业金数据背后的真相

就业市场的危机:是周期性调整还是结构性衰退?

最近美国的经济数据,真是让人捏一把汗。3 月份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飙升至 27.524 万人,创下 2020 年 5 月以来的新高。这裁员潮,简直就像是秋风扫落叶,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挑战者企业,指的就是那些遇到经营困难,需要进行裁员的企业。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先兆。

与此同时,美国至 3 月 29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 21.9 万人,低于预期。但续请失业金人数却高达 190.3 万人,高于预期。这说明什么?说明失业的人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就业市场正在恶化。

美国的就业市场,到底怎么了?是周期性的调整,还是结构性的衰退?

  • 周期性调整:经济有繁荣也有衰退,裁员潮可能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
  • 结构性衰退:技术进步、全球化等因素,导致一些行业的岗位消失,而新的岗位又没有及时出现。

不管是哪种原因,裁员潮都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失业意味着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很多人可能会面临房贷、车贷的压力,甚至被迫破产。

美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就业危机?

  • 刺激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加强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适应新的就业市场。
  • 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的失业救济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这场就业危机,应该怎么办?

  • 提升技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 多元化收入: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尝试多种收入来源。
  • 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做好财务规划,以应对可能的失业风险。

总而言之,美国的就业市场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应对这场危机。

香港信托诈骗案:Web3 监管的漏洞与金融中心的信任危机

吴杰庄的回应:制度误解还是监管缺失?

香港最近爆出了一起信托机构卷入 5 亿美元诈骗案的大新闻,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直接把香港的金融监管问题摆到了台面上。香港立法会 Web3 及虚拟资产发展事宜小组委员会主席吴杰庄出来回应,说外界可能对香港制度存在误解。这话说得,是避重就轻啊!

吸引外资是好事,谁不希望自己家门口车水马龙,但前提是得有个健全的制度保障。吴主席说不少外来人士对香港制度理解有限,甚至存在误解。理解有限是真的,误解恐怕也是存在的,但制度本身是否存在漏洞,才是关键问题!

香港现在还没设立专门的资产托管监管制度,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风险敞口。Web3 企业通过信托公司托管资产,按正规流程操作当然没问题,但问题就出在“正规”二字上。一旦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那损失的可不仅仅是投资者的钱,更是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信誉!

吴主席说要尽快检视相关监管机制,这话说得倒是没错,但行动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关键是要补到点子上。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下次再出事,恐怕就不是 5 亿美元这么简单了。

香港想要成为 Web3 的中心,光靠喊口号是不行的,得拿出真本事才行。健全的监管制度,透明的法律体系,才是吸引投资者的根本保障。如果连基本的信任都无法建立,那所谓的 Web3 中心,也只能是个空中楼阁。

这起诈骗案,给香港敲响了警钟。是制度误解还是监管缺失?这个问题,需要香港好好反思。

俄罗斯的加密货币变现: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

没收 BTC 充公:法律地位不明朗下的灰色地带?

俄罗斯联邦执行局(FSSP)最近宣布,他们搞出了一套新机制,要把刑事案件中查获的比特币(BTC)变成国家财政收入。这事儿,听起来就挺魔幻现实主义的。

这套机制的源头,是前调查官马拉特·坦比耶夫的受贿案。这位老兄受贿,收的居然是比特币!结果被抓了,查封了 1032 枚 BTC,然后充公。这事儿,开了个先例。

俄罗斯政府缺钱吗?那是肯定的。自从和乌克兰开战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把没收的比特币变成财政收入,可以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但这事儿,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加密资产在俄罗斯的法律地位,依然不明朗。如果加密货币是合法的,那没收充公就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加密货币是非法的,那政府的行为,就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了。

FSSP 呼吁立法机关尽快明确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这话说得倒是挺实在的。法律地位不明朗,不仅会影响加密资产的处置,还会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把没收的比特币变成财政收入,是俄罗斯的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这很难说。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可能只是想利用加密货币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俄罗斯政府也可能在探索加密货币的监管和应用。

对于加密货币投资者来说,俄罗斯的这个举动,无疑是一个警示。在法律地位不明朗的国家,持有加密货币,风险极高。一旦被没收充公,那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特朗普的邀请:萨尔瓦多总统的白宫之行与加密货币外交?

Bukele 的加密货币豪赌:是政治作秀还是战略远见?

据 Coin Edition 发文,特朗普邀请萨尔瓦多总统 Nayib Bukele 于 4 月 14 日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双边合作和外交关系。这两个人凑到一起,会聊些什么?除了常规的外交辞令,加密货币很可能也会成为话题。

Bukele,这位萨尔瓦多总统,在加密货币领域绝对是个风云人物。他力排众议,让比特币成为萨尔瓦多的法定货币。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赞扬他有远见,敢为人先;也有人批评他是在拿国家命运做赌注。

让比特币成为法定货币,对萨尔瓦多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

  • 机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促进旅游业发展,降低汇款成本。
  • 挑战: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可能会给萨尔瓦多的经济带来冲击;监管难度大,容易被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

特朗普邀请 Bukele 访问白宫,可能也想了解一下萨尔瓦多在加密货币方面的经验。特朗普本人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比较暧昧,一方面,他批评比特币是一种空气币;另一方面,他又表示自己对加密货币很感兴趣。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对加密货币政策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 加强监管:特朗普可能会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以保护投资者,打击非法活动。
  • 拥抱创新:特朗普也可能会拥抱加密货币的创新,将其视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促进经济发展。

Bukele 的加密货币豪赌,是政治作秀,还是战略远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无论如何,萨尔瓦多的尝试,都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参考。加密货币,正在逐渐改变世界。

南非的加密货币监管:强制注册与税务追溯

Kieswetter 的警告:加密货币交易者的合规之路?

南非税务局局长 Edward Kieswetter 最近放话了,说所有参与加密资产交易的纳税人、交易所及中介机构,都必须在税务机关完成注册,否则就违法。这话一出,南非的加密货币圈子估计都得抖三抖。

Kieswetter 这番表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非政府要对加密货币交易进行全面监管,而且要动真格的了。

加密货币交易,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方面,它具有匿名性,方便交易,但也容易被用于洗钱、逃税等非法活动。另一方面,监管难度大,成本高昂,很多国家都采取了观望态度。

南非政府这次下定决心要加强监管,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 打击犯罪:加密货币被用于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案例屡见不鲜。
  • 增加税收:加密货币交易的利润,应该依法纳税,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
  • 保护投资者:很多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缺乏了解,容易被骗。

强制注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南非税务局肯定还会出台更多的监管政策,比如:

  • 交易记录:要求交易所记录用户的交易信息,并向税务机关报告。
  • 身份验证:加强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防止匿名交易。
  • 税收征管:制定明确的税收征管政策,确保加密货币交易的利润能够依法纳税。

对于南非的加密货币交易者来说,合规之路已经开启。他们需要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监管,及时注册,如实申报,否则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当然,监管的加强,也会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不合规的交易所可能会被迫关闭,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但从长远来看,监管的加强,有利于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摩根大通的衰退预警:关税战与全球经济的阴影

卡斯曼的预测: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经济后果?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最近发出了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持续,将可能在 2025 年将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推入衰退。他还把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从 40% 提高到了 60%。这话说得,可不是闹着玩的。

卡斯曼为什么这么悲观?因为他认为,关税是自 1968 年以来对美国家庭和企业最大的一次加税。而且,这次加税的影响很可能通过报复、商业情绪下滑和供应链中断等方式被放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 增加企业成本:关税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 提高物价:企业可能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提高物价。
  • 引发贸易战: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其他国家也可能会采取报复措施,引发贸易战。

贸易战一旦爆发,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全球贸易将会萎缩,经济增长将会放缓,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卡斯曼的预测,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全球经济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

  •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 通货膨胀:全球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各国央行纷纷加息,试图抑制通货膨胀。
  • 债务危机:一些国家的债务水平过高,面临着债务危机的风险。

在这些挑战面前,如果特朗普政府再发起贸易战,无疑是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摩根大通的警告,值得警惕。全球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而不是相互对抗。

项目动态:Hyperlane 空投、Bitwise ETF 与 PsyFi 关闭

Hyperlane 的 HYPER 空投:羊毛党的狂欢?

互操作性协议 Hyperlane 披露了 HYPER 代币空投细节,将于 4 月 22 日进行。号称 57% 的代币供应量将分配给社区,剩下的分给核心团队、投资者和基金会金库。空投,对于币圈的“羊毛党”来说,简直就是过年。

Hyperlane 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跨链桥,让不同的区块链之间可以互相通信。跨链桥,最近挺火的,但风险也挺大的。动不动就被黑客攻击,损失惨重。

Hyperlane 这次空投,是为了吸引用户,扩大社区影响力。用户可以在 4 月 13 日之前通过 Hyperlane 基金会提供的门户网站检查自己是否有资格获得 HYPER 代币。

空投的 HYPER 代币,能值多少钱?这很难说。如果 Hyperlane 发展得好,HYPER 的价格可能会上涨;但如果 Hyperlane 发展得不好,HYPER 的价格可能会下跌,甚至归零。

对于羊毛党来说,白嫖的币,不要白不要。但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空投的币,通常价值不高。

Bitwise 的期权收入 ETF:华尔街的加密新玩法?

Bitwise 在 X 平台上宣布推出三只追蹤 Strategy、Coinbase 和 MARA 三家美国上市加密公司的期权收入策略 ETF,分别是 IMST、ICOI 和 IMRA。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可以在交易所买卖的基金。期权收入策略,是指通过出售期权来获取收益。

Bitwise 推出这三只 ETF,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华尔街正在加速进入加密货币市场。

通过 ETF,投资者可以间接投资加密货币,而无需直接持有加密货币。这对于那些不熟悉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ETF 也有风险。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可能会导致 ETF 净值下跌。

PsyFi 的落幕:Solana 生态的又一声叹息?

Solana 生态金融工具产品提供商 PsyFi 宣布将于 2025 年 5 月 1 日关闭所有服务并停止支持。PsyFi,曾经是 Solana 生态的明星项目,如今却黯然离场,让人唏嘘不已。

PsyFi 的关闭,也给其他 Solana 生态的项目敲响了警钟。在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

大佬声音:孙宇晨与杜均的加密货币投资经

孙宇晨的忠告:香港信托机构的风险与 5000 万美元悬赏

孙宇晨,币圈的“话题之王”,最近又出来“指点江山”了。这次,他把矛头指向了香港的信托机构,建议稳定币项目方不要选择香港的信托机构,应该选择已经上市的金融机构。

香港的信托机构,真的有那么大的风险吗?孙宇晨没有明说,但结合最近香港爆出的 5 亿美元诈骗案,以及孙宇晨本人在香港的“FDT 欺诈事件”,可以推测,孙宇晨对香港的信托机构,可能存在着某种不信任感。

孙宇晨还表示,要为能提供有效帮助的执法机构和知情人提供 5000 万美元奖金。这手笔,真够大的。但问题是,谁能拿到这笔钱?又如何证明提供的帮助是“有效”的?

杜均的投资计划:每月 200 万美元的豪赌与社区共享

ABCDE 联创杜均最近宣布,每月将从二级市场精选一个具备增长潜力的代币(不包括比特币),单笔投资金额控制在 200 万至 1000 万美元之间。

杜均还表示,在每次购买完成后,将公开对应的链上地址及投资逻辑,确保透明度并与社区共享他们的判断依据。

杜均的这个计划,有两个亮点:

  • 真金白银:每月投入 200 万美元,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金白银地砸下去。
  • 公开透明:公开投资逻辑和链上地址,让社区可以监督和学习。

但是,杜均的这个计划,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 投资风险: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可能判断失误。
  • 内幕交易:杜均作为 ABCDE 的联创,可能会掌握一些内幕消息,从而进行内幕交易。

总而言之,孙宇晨和杜均的言论,都值得关注。但韭菜们在听取大佬的建议时,也要保持清醒,不要盲目跟风。

惠誉的警告:美国关税与美联储降息的困境

关税回归 1909:全球贸易的倒退与滞胀风险?

惠誉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鉴于关税高于预期,2025 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低于 3 月份预测的 1.7%。更吓人的是,惠誉说关税上调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和公司利润下降,“解放日”使美国关税率回到 1909 年的水平。这简直是把全球贸易往回拉了一百多年啊!

关税,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保护国内产业,用不好就伤人伤己。惠誉认为,美国关税上调给商品价格带来的上行压力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对近期进一步降息变得更加谨慎。

美联储为啥要降息?因为经济不行呗!降息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现在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已经很高了,如果再降息,通货膨胀岂不是要上天?

惠誉还警告说,随着美国关税上调,一些出口附加值水平较高的主权国家的评级可能面临下调压力。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一些国家的经济可能会雪上加霜。

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有点像滞胀。啥是滞胀?就是经济停滞不前,但物价却飞涨。滞胀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工资不涨,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山大。

惠誉的警告,值得警惕。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美国应该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风险。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