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高价股榜单变迁:从消费溢价到科技溢价的资本市场重估

A股前十大高价股的构成在近五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由医美和白酒等消费股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则被半导体设备、AI芯片等硬科技企业所取代。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生产要素价值的重新评估,从过去的“消费溢价”转向了“科技溢价”。
这一转变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定价权的转移密切相关。过去,消费股的高估值基于稳定的增长率假设,而如今,头部科技股的估值更多地依赖于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乐观预期和研发投入的支撑。例如,寒武纪等AI企业的高研发投入占比(寒武纪高达157.53%)是其高估值的重要支撑,体现了市场对其未来技术突破和市场回报的预期。
比亚迪的案例也值得关注。尽管具有制造业属性,但其在智能驾驶和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使其资本投入逐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壁垒,“初级资本”向“高级资本”的转化也获得了投资者的溢价认可。
然而,A股高价股榜单的动态变化也提醒投资者警惕风险。曾经的高价股也可能因为赛道成熟、竞争力下降或概念炒作褪去而离开榜单,投资者需警惕风口过后的“退潮”现象,理性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追高。总而言之,高价股榜单的变迁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期调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